Monday, January 12, 2009

[感觸] A Matter of Feelings

記得小時候都叫車輪餅,不曉得什麼時候改叫紅豆餅了?(永吉路)30巷一、兩年前來了一家日式紅豆餅,不過口味我不是很愛,價錢也有點貴(好像是12還是15元)。

前一陣子巷子裡那家越南餐廳(安心藥局對面)的角落,也就是厚生公園旁多了一家小小的紅豆餅,賣的是傳統口味:奶油、花生、芋頭、紅豆、蘿蔔乾等等;正常的大小,三個 25 元。

餅皮老實說很普通,薄薄的(有些店加了什麼粉會有點膨脹,這家沒有),不過餡做得很不錯,尤其是紅豆和芋頭。餡料不會很甜,說不定還偏清淡,不過可以吃到紅豆和芋頭本身的香氣,也可以吃到小顆的芋頭或完整的紅豆粒,芋泥類的東西最怕吃到添加色素之類的人工味,我覺得這家不會。

花生和芝麻的也不錯,蘿蔔乾的就普通了些,也鹹了點。

平常從中午賣到七點左右,跨年夜下午五點作到賣完。

-------------------------------------------------------------

以上是將近兩星期前(12.30)我貼在批踢踢某個地方板的短文。這家紅豆餅從發現後到現在共光顧了四次。除了美味,也因為老闆娘很親切:第二回購買時,隨口誇獎她的芋頭口味,老闆娘還特別多送我一個芝麻的試吃。難得出現不錯的小店,所以撰文推薦之,沒想到隔天就發生一件不太愉快的事。

跨年夜傍晚和我娘及侄子 Ryan 前往市政府附近湊熱鬧,回家時經過 30 巷,天氣既濕且冷,讓人格外想吃個熱呼呼的紅豆餅。走近一看,好像有點不對勁?原先列了一整排的 menu 只剩下奶油、紅豆、花生三種口味。老闆娘的意思大概是只準備最好賣的三種口味來應付晚上洶湧的人潮,這我還可以接受。等我決定好,她指指牆上的告示,帶點歉意地說:"今天是一個十元喔~"

我直覺地 "啊" 了一聲,還沒完全反應過來,她又說:"沒辦法,今天情況特殊嘛,我要請人幫忙... 你懂得的,你懂得的!"

是啊,我是懂得商家想在跨年夜大賺一筆的想法,但我未必得體諒你趁機一個多賺 2 元的手段吧?這很明顯是為了賺那些平常難得出現的客群的錢,不能說她錯,可是心態上我無法接受:妳把對熟客該有的尊重擺到哪裡去了呢?

一路上許多經常光顧的店家:有的特地準備平常沒有的或可以快速供應的餐點;有的準備了平常多幾倍的分量;有的延長營業時間;有的原本特價的組合套餐當天暫停供應... 巷子裡的牛肉麵店雖然抱怨生意不如去年這個時候,還是規規矩矩地做生意。

也許我有點小題大作,其實也不過貴個幾塊錢;但這是 "kimochi" 的問題。這幾天強烈冷氣團再度發威,經過那條小巷時不免又想來個紅豆餅,可是想到跨年夜的事,原本想停下來的腳步反而加快了。

0 comments:

Recent Posts

About Me

My photo
咖啡喝了多年,早已重度上癮。從即溶三合一、電動滴濾,後來進步到摩卡壺及虹吸式,現在也開始玩起手沖滴濾,還想慢慢培養對單品豆的認識。除了咖啡,這兒就是簡單的生活紀事~另外有個討論小說與電影的部落格:
Some Kind of Wonde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