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沒圖沒真相的文章;會選哪家咖啡館嚐鮮,有時不是出門前便可預料到的。
Roger Cafe(羅爵咖啡)
那天本來以為是陪朋友到三越 A11 吃個甜甜圈,上了公車才接到電話想改地點。羅爵位在基隆路上喬治商職校本部的對面,咖啡偏暗紅的招牌配上黃色店名,還蠻顯眼好找的。尤其坐車經過時,很難不瞧上一眼。
當天是平日午後,店內顧客不多。空間相當寬敞,裝潢帶著一種老式的氣氛;和近年東區許多講究設計感或「人文藝術」氣息的咖啡館相比,羅爵傳統得多,也平易近人得多,整體是相當悠閒放鬆的環境。
午茶時間提供許多輕食組合,點一份輕食加 20 元,可選 60 元以內的飲料;加 30 元,飲料便可任選。當天點了一杯冰法式卡布奇諾,因為搭配蛋糕,忘了它的原價,應該是在 100 元內。一眼看到咖啡名稱時,感覺有些不倫不類:卡布奇諾是義大利的玩意兒,加個「法式」會有什麼驚人的不同嗎?通常點拿鐵應該是較安全的選擇,不過我碰過太多情況點了拿鐵,喝到的卻是稍微用咖啡調味的牛奶,所以現在在咖啡館幾乎不點拿鐵。
等了蠻長一段時間,應該有十分鐘以上,「冰法式卡布奇諾」終於上桌了:相當有份量的一杯,目測約三分之二咖啡、三分之一牛奶,再加上少許奶泡與肉桂粉。一看就知道碰上難得的狀況:奶量比坊間一般的卡布奇諾還少(唯二碰過的大概只有在黑吧。)
老實說咖啡底喝起來不像濃縮,反而很有日系咖啡店的味道,酸味也較為明顯。不要太執著名字和實際產品不太一樣的話,倒也還不錯。
Cafe de France
這家店位在仁愛路上,國父紀念館正對面。這一側的街道不曉得是建築物或人行道的設計,看起來特別「深」,還有花圃隔開外側人行道和店家,鬧中取靜,意外地有情調。
店內裝潢簡單大方,店內外之間完全沒有隔間,雖然那天有點悶熱,大致還算十分宜人。那天只簡單地點了可頌三明治和冰美式。三明治搭配帶皮的炸薯條,蠻好吃的。冰美式上桌時很貼心的已經去冰,夠苦夠濃,十分「強烈」;喝起來不像滴濾式的美式,應該是濃縮加水調出來的 americano。不習慣黑咖啡的我剩下半杯不得不加點糖和奶,不然牙齒快受不了了!
這是一家不會給顧客壓力,但讓人有貴婦錯覺的小店。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