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2, 2012

[驚悚] Win XP 開機出現藍屏白字

家裡的桌上型電腦用了七年以上,可以算是骨董級了。每一、兩年天氣特別寒冷乾燥時,有幾次會運作中突然當掉,畫面不見且無法重開機,大致上使用情況都算良好。(喔,還有因為不會清風扇,所以運轉聲音愈來愈大,非常嚇人。)

今年夏初邁入第七個年頭時,上述毛病開始頻繁發作。以前調整線路、清清主機板或讓硬碟休息就可以解決,這次完全無用。用 HDtune 之類的軟體檢查,硬碟並沒有壞軌或大問題(數值都在臨界點以下甚多)。再深入的檢查我就不懂了,也懶得找人維修(七年的骨董有人修嗎?),所以一方面物色新電腦、一方面備份、一方面清理硬碟裡多餘的東西...... 結果可怕的問題就發生了。

那時新電腦已買回來,幾乎不再用舊電腦了。那天只是想看看有沒有忘記甚麼該移到新電腦的東西,順便又整理了軟體(因為毛病少復發了,幻想著幫它減肥後,也許還有使用機會。)結果隔天開機時出現一片藍色,讓人光看就頭皮發麻,加上左上角小小的兩行字:
c000021a Unknown Hardware Error
unknown hard error
前一天是正常關機的,問題發生後無法進 XP 的正常模式,但可以進安全模式。已經一陣子沒動主機裡的東西,無法想像是哪邊出了狀況,只好漫無目的地隨便調整一下,當然是一點用也沒有。

上網搜尋,資料少得可憐。按照建議更新顯卡驅動程式並沒有用(程式本身早就不再更新了),後來在某個網頁看到一段話,大意是不要被 "hardware error" 誤導,問題未必是硬體引起。於是努力回想最後一次正常關機前做了甚麼事......

Eureka! 那天 Avast! 軟體升級失敗了,更新到一半完全沒反應;關機成功沒有特殊狀況,所以我也將這問題拋在腦後,反正改天繼續就好。立刻進入安全模式,關閉 Avast! 的自動更新,用它本身的修復功能還原,重開機...... YES! 看到啟動 XP 畫面時感動得差點要掉淚了!

結論:真的不要被 "hard" 一字誤導。
Continue reading »

Saturday, May 1, 2010

[新竹] 蘇格拉底二手書屋 Casa de Socrates

這是去年的活動紀錄,朋友為了年底的耶誕節裝飾找我去新竹檢松果;可見這是多遲的一篇記錄了。雖然不曉得為何為了松果要遠征新竹,不過偶爾離開台北也是好事,至少讓我知道清大校園內有這家有趣的店。

據說這家書屋的前身是招待所,建築物本身的確有三十年前的風情。一樓挑高,開闊且寬敞,面對外側的兩邊以落地窗代替牆壁,室內因此明亮清爽。進門左手和前方的矮書架隔開入口與用餐環境,其他書架幾乎都是沿牆壁設置,書店最深處的兩邊則分別是平台鋼琴與吧檯。

進門右手邊是間可作會議室的小房間,書架上都是頗有年紀的二手書,泛黃不說,有的還寫滿前人的心得筆記。這間小室讓人聯想到古裝劇裡的英式風格,讓人好想拿著咖啡和書,踡縮在窗邊的沙發啊。那天剛好好萊塢影星派翠克史威茲去世不久,店內放著熱舞十七的原聲帶,讓人彷彿回到過去。

咖啡加蛋糕的組合是 NT125,冰飲另加 10 元。這杯是冰摩卡,拍照時已被我攪得亂七八糟了。奇妙的是,這杯摩卡除了巧克力,還帶點夏威夷豆之類的堅果味。後來問了服務生,據說是使用了榛果咖啡。要是牛奶比例高些,我想會更好喝。下午茶的風味雖然普通,但店內環境值得推薦,可以談公事、可以唸書、可以慵懶地閱讀,也可以悠閒聊天。唯一好奇的是,它到底賣不賣書啊?
Continue reading »

Monday, April 12, 2010

[驚嚇] Hello Kitty Sweets

位在東區頂好一帶的大安路上,Hello Kitty Sweets 是一家從外觀、裝潢、食物、服務生打扮等通通以 Hello Kitty 為主題的餐廳。店名聽起來是主打甜點,不過也供應正餐。早就過了喜歡粉紅、可愛、甜膩膩卡通造型的年紀,要不是因為生日有人邀請,絕對不可能主動踏進去。

週末午後必須事先訂位,不過早一點到的話,看情況也有通融餘地。店門口約在二樓位置是個大大的凱蒂貓,預告了餐廳內部所有裝潢都是如此 "in your face":到處都是凱蒂貓,不同層次的粉紅色、蕾絲、水晶吊飾等顯示浪漫「古典」的裝潢。

每個人低消 NT300,也就是每個人至少要點一份甜點組合。我很喜歡千層派,尤其是伯諾的(可惜它的光復南路店結束好久了),所以點了上面這個偽千層:幾片法式薄餅中間是用戚風蛋糕填滿,內餡還包含水果和鮮奶油。裝飾相當漂亮,味道非常普通。一旁的迷你水果盅好像只有蘋果是新鮮切片;抹茶粉繪出的貓的確可愛,不過和蛋糕及水果一點也不搭。

果凍晶瑩剔透地相當誘人,草莓味還算突出,可惜我對果凍向來興趣缺缺;也是因為電影看多了,老是聯想到那是病人或小孩吃的點心。拿鐵號稱是使用 Lavazza 咖啡豆,我懷疑是全自動咖啡機煮出來的,口味和超商煮出來的差不多。不曉得為何許多店家喜歡強調豆子來源,何況 Lavazza 從來也不是新鮮好喝的保證,亮出來也沒多了不起;沒那個技術或設備,用什麼豆子都一樣吧?

上面那兩張是朋友點的,據她說烤布蕾非常好吃,她的小孩也非常喜歡。至於左邊那顆金光閃閃的 Kitty 巧克力,倒是讓人聯想到 007 的 Goldfinger,呵呵~

結論:純粹吃氣氛的餐廳。
Continue reading »

Sunday, April 11, 2010

[閒聊] Roger Cafe and Cafe de France

這是一篇沒圖沒真相的文章;會選哪家咖啡館嚐鮮,有時不是出門前便可預料到的。

Roger Cafe(羅爵咖啡)

那天本來以為是陪朋友到三越 A11 吃個甜甜圈,上了公車才接到電話想改地點。羅爵位在基隆路上喬治商職校本部的對面,咖啡偏暗紅的招牌配上黃色店名,還蠻顯眼好找的。尤其坐車經過時,很難不瞧上一眼。

當天是平日午後,店內顧客不多。空間相當寬敞,裝潢帶著一種老式的氣氛;和近年東區許多講究設計感或「人文藝術」氣息的咖啡館相比,羅爵傳統得多,也平易近人得多,整體是相當悠閒放鬆的環境。

午茶時間提供許多輕食組合,點一份輕食加 20 元,可選 60 元以內的飲料;加 30 元,飲料便可任選。當天點了一杯冰法式卡布奇諾,因為搭配蛋糕,忘了它的原價,應該是在 100 元內。一眼看到咖啡名稱時,感覺有些不倫不類:卡布奇諾是義大利的玩意兒,加個「法式」會有什麼驚人的不同嗎?通常點拿鐵應該是較安全的選擇,不過我碰過太多情況點了拿鐵,喝到的卻是稍微用咖啡調味的牛奶,所以現在在咖啡館幾乎不點拿鐵。

等了蠻長一段時間,應該有十分鐘以上,「冰法式卡布奇諾」終於上桌了:相當有份量的一杯,目測約三分之二咖啡、三分之一牛奶,再加上少許奶泡與肉桂粉。一看就知道碰上難得的狀況:奶量比坊間一般的卡布奇諾還少(唯二碰過的大概只有在黑吧。)

老實說咖啡底喝起來不像濃縮,反而很有日系咖啡店的味道,酸味也較為明顯。不要太執著名字和實際產品不太一樣的話,倒也還不錯。

Cafe de France

這家店位在仁愛路上,國父紀念館正對面。這一側的街道不曉得是建築物或人行道的設計,看起來特別「深」,還有花圃隔開外側人行道和店家,鬧中取靜,意外地有情調。

店內裝潢簡單大方,店內外之間完全沒有隔間,雖然那天有點悶熱,大致還算十分宜人。那天只簡單地點了可頌三明治和冰美式。三明治搭配帶皮的炸薯條,蠻好吃的。冰美式上桌時很貼心的已經去冰,夠苦夠濃,十分「強烈」;喝起來不像滴濾式的美式,應該是濃縮加水調出來的 americano。不習慣黑咖啡的我剩下半杯不得不加點糖和奶,不然牙齒快受不了了!

這是一家不會給顧客壓力,但讓人有貴婦錯覺的小店。
Continue reading »

Monday, February 15, 2010

[應景] 恭賀新禧

image of cakes

胖子學校裡過年單元的活動之一。前一星期是杯子蛋糕,然後就是上面兩個非常有過節氣氛的發糕。那天接他回家,看到我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姑姑,我想把發糕給你吃。」

真的嗎?!聽他這麼說,我好感動!不過問他理由:「我不喜歡吃發糕。」

呃... 還是謝謝他的好意,畢竟是手工製作的啊。紅糖口味,味道還不錯哩!不過聽老師說小傢伙揉麵糰揉得超用心,所以吃起來好紮實... 老實說口感比較像山東饅頭~

雖然現在愈來愈少過年氣氛,家裡該做的清潔、佈置還是要做的,其中工作之一就是上花市買花。老媽挑了長壽梅、應景的杏花和桃花,我則對鬱金香和蝴蝶蘭比較有興趣。可怕的是買回來第二天湊近去研究杏花花苞時,發現下面這個意外的訪客:

image of caterpillar

靠近時頭上兩根粗黑的觸角(?)還會立起來示威哩!全身有著很好的保護色,害我剛開始以為看花了眼,等觸角動起來才知道真的是毛毛蟲。前一天我還整把抱著坐公車回家!還好當時沒跑出來嚇人。
Continue reading »

Recent Posts

About Me

My photo
咖啡喝了多年,早已重度上癮。從即溶三合一、電動滴濾,後來進步到摩卡壺及虹吸式,現在也開始玩起手沖滴濾,還想慢慢培養對單品豆的認識。除了咖啡,這兒就是簡單的生活紀事~另外有個討論小說與電影的部落格:
Some Kind of Wonderful